科室介绍
科室介绍 > 其他 > 中心实验室 > 医疗服务
2014年4月19日学术交流与合作研讨会(二)
发布日期.[2015-02-02] 来源:  浏览:41533

报告人简介

姓名:张志刚

个人简介:博士,PI,研究员。2003年从中国科学院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师从陈受宜研究员,2003-2009年在德国科隆大学医学院生化研究所做博士后,2009年11月以人才引进方式来到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目前任“神经递质与肿瘤微环境课题组”组长。

研究方向:从事肿瘤微环境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神经递质与肿瘤及其微环境的关系;

2. 分泌性蛋白(主要是细胞外基质蛋白)与肿瘤的相互作用;

3.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4. 分泌性蛋白与创面愈合以及瘢痕形成。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Adrenergic Neurotransmitter and Its Degrading Enzyme Monoamine Oxidase A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icroenvironment

取得的成果:先后发表SCI论文40多篇。以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Hepatology,Oncogene,Neoplasia,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文章。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现主持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86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创新计划等。

 

姓名:周任远 

个人简介: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本科毕业;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外科学硕士毕业。2008年赴美国Arizona cancer centre研修一年。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男科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委员。目前任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

研究方向:前列腺增生、LOH、精索静脉曲张、性功能障碍等男科疾病。在雄激素缺乏与男性性功能障碍,雄激素蛋白组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男性雄激素缺乏—— 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

取得的成果:先后发表论文45篇,SCI论文3篇。现主持上海市卫计委课题1项,闵行区科委课题1项。

 

姓名:陈凤媛

个人简介:硕士,副教授,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从复旦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师从陈世耀教授,曾在美国Georgia State University(乔治亚州立大学)和Emory University(埃默里大学)做访问学者。目前是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消化系病专科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与治疗学基础、消化内镜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循证医学。在临床病例的诊治对策、动物模型、细胞培养以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研究经验。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试剂盒与临床病例的结合

取得的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8篇,SCI收录2篇,获得闵行区优秀论文奖2篇。作为第1研究者负责完成科研课题7项,其中1项课题获得闵行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临床转化合作意向:miRNAs检测、筛选、功能分析和靶点验证的实验合作;转基因动物与肿瘤细胞株的获得。

 

姓名:杜冰

个人简介: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毕业,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师从钱旻教授。200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2007年-2009年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从事访问交流,2011年起在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担任副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固有免疫学相关的研究,着重探讨以嘌呤能受体、Lgr受体家族为代表的G蛋白偶联受体与固有免疫信号通路的cross-talk。通过基因敲除、转基因等技术研究GPCR对巨噬细胞介导的固有免疫应答功能的影响。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细胞间危险信号的传递:胞外核苷酸介导的免疫调控

取得的成果:先后发表SCI论文2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授权5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基础重点项目、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JORISS中法合作科研项目各1项,华东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基金2项。

临床转化合作意向:临床复杂感染、急性肺损伤、放、化疗后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的血清及组织样本,与临床感染、肿瘤科相关医生探讨临床中实际遇到的免疫学问题,从固有免疫调控的角度共同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

 

姓名:逄秀凤

个人简介: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7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奖学金,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留学,师从刘明耀教授;2009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联合博士学位;2009年受聘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2年通过学校优青选拔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肿瘤生物学以及抗肿瘤新药研发工作。针对肿瘤生物学的基本特征,建立细胞、分子及整体动物研究模型;通过高通量筛选,发现具有崭新优势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完成药理学和安全性等临床前成药性研究。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

取得的成果:近年来在国际知名生物学和药学二级学科一流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3篇。目前担任Mol Cancer Ther、Curr Mol Med、PLOS One、Apoptosis、Biofactors等国际SCI杂志审稿人。

临床转化合作意向:期望与第五人民医院胸外科共同建立一批人源非小细胞肺癌小鼠肿瘤模型。利用该模型,双方可以共同开展非小细胞肺癌标记物的发现工作以及开展抗非小细胞肺癌新药研发工作。

 

姓名:李大力

 

个人简介: 2007年获得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同年受聘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于2009 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目前为华东师范大学转基因动物中心负责人。2011年开始任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研究方向:GPCR及其相关信号转导调节因子在器官发育和组织稳态维持中的功能和调控机理;开展基因修饰小鼠和大鼠疾病动物模型构建的新方法研究。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动物模型研究肠稳态维持和肿瘤发生的机理

取得的成果:在Nature Biotechnology, Nucleic Acids Research,Development和Endocrinology等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华东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1项,同时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国家973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临床转化合作意向:需要肠癌和肠炎组织样本; 可为各个科室提供基因敲除/转基因小鼠或者大鼠的技术服务;以合作方式提供已有的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共同研发。

 

姓名:李英华

个人简介: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副教授。2006年12月从浙江大学材化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师从吕秀阳研究员,2006年到2009年在浙江大学材化学院制药工程研究所做分析化学博士后,2009年到2014年在浙江经贸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任教并从事实验动物药理学研究。目前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第五人民医院做临床医学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杨恭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改性果胶的抗肿瘤实验药理及临床药理活性开发,慢性病与基因多态性的遗传相关性研究。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基于社区生物样本库的居民骨质疏松相关性易感基因定位的系统遗传学研究

取得的研究成果: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先后主持浙江省分析测试基金两项,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一项。

临床转化合作意向:需要来源于不同地区的骨质疏松病人样本进行SNP分析,以便于比较当地居民和其他地区居民的骨质疏松相关基因的SNP基因频率特点。

 

姓名:刘立根

个人简介:硕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授课教授、血液内科主任;现任复旦大学血液病中心主任助理、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上海医学会血液专科分会委员和区县学组组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分会常务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委员、美国血液学会会员、欧洲血液学会会员、《血栓与止血学》杂志编委。上海领军人才“后备队”(闵行领军人才)。入选上海市首批“医苑新星”培养计划、日本学术振兴会论文博士计划(MOE-1),荣获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上海市“三学”状元、闵行区拔尖人才、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创新英才等称号。

研究方向:1.血液肿瘤发病机制与治疗学基础;2.血栓与止血。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 血液肿瘤患者TRAIL凋亡通路的研究

取得的成果: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课题1项,闵行区科委课题1项。发表论文38篇,其中SCI收录6篇,参加编写专著6部。

临床转化合作意向:   血液肿瘤发病机制与临床转化,主要研究血液肿瘤患者TRAIL信号通路的研究,需要相关研究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动物学和基因组学等技术支持。

 

姓名:罗剑  

个人简介: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在美国德州A&M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刘明耀教授,目前任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骨骼发育和相关疾病包括肿瘤骨转移,骨肿瘤,骨质疏松的基础和药物研究。发现多个G蛋白偶联受体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并通过药物筛选,发现多种小分子化合物和中草药单体抑制肿瘤的转移。此外,阐明若干G蛋白偶联受体调控骨骼发育和骨质疏松过程,并且针对骨质疏松疾病,筛选到多种小分子化合物抑制骨质疏松的发病过程。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G蛋白偶联受体在骨肿瘤和骨质疏松中的研究

取得的成果:先后发表SCI论文40多篇。专利17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上海市课题1项,参与973计划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

临床转化合作意向:需要临床组织/样本进行骨质疏松,肺癌,乳腺癌的合作研究。

 

姓名:孙光春

个人简介:博士、主任药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W.J.Wadman教授,后至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先后在贵阳医学院做助教、讲师、副教授、副主任药师,目前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作为主任药师/副教授,行政职务为药剂科主任。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药理学领域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在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及其亚型的生物物理特点、抗癫痫药物对钠通道亚型的调节作用、钠通道亚型与缺血性脑损伤及其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等方面做了一点工作。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拉莫三嗪对钠通道亚型的调节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取得的成果:先后发表SCI论文8篇。

 

姓名:王昕

个 人简介: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师从杨鹤强教授和黄乃正院士,博士毕业后,先后在香港大学李嘉诚医抗肿瘤新药研究,目前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的编委及SCI学术期刊的特约审稿人。

研究方向:药动学研究,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药物代谢酶以及酶动力学研究;

利用分子生物学,体内体外以及动物模型等方法研究中药西药相互作用机理, 以及中药药理和毒理。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 Evaluation of Cytochrome P450 Enzymes in Drug-drug Interactions

取得的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核心刊物及各类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30 余篇,SCI 收录24 篇,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SCI 收录16 篇,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上海市科委基金多项。

临床转化合作意向:1.临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包括中药-西药合用(尤其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及肿瘤病人用药); 2.特殊人群临床药动学研究(例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及肿瘤病人等); 3.临床孕妇-胎儿安全用药及胎盘功能机制研究。

学院、美国得州大学医学院孕妇-胎儿药理学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回国,作为副教授引进到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研究所刘明耀教授团队。

 


姓名:王朝霞

个人简介:2001年于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部获博士学位。之后前往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继续深造,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员工作。2004年学成回国后受聘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技技术学院生物系,加盟分子生物学专家乔中东教授课题组,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吸烟对机体病理性损伤分子机制研究。主要涉及对机体生殖和心血管系统功能影响及分子机制的研究。在生殖系统,在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层面,利用小鼠吸烟模型展开了吸烟对睾丸、附睾、精子及后代影响的分子机制的阐释。在心血管系统,以血管内皮细胞核平滑肌细胞为对象,尼古丁导致的异常细胞行为进行机理性阐释,重点在于细胞内信号转导网络的研究。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吸烟对机体生殖、心血管系统病理性损伤的分子机制

取得的成果:先后发表SCI论文30多篇。专利1项。

临床转化合作意向:需要生殖、心血管系统患者的临床组织/样本,进行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探讨。

 

姓名:任传成

个人简介: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神经病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会常委委员;美国SFN会员。上海市新百人计划获得者,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曾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研究。主持有国家自然基金、中华医学会项目、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子课题、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闵行区科委等各级课题16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九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美国NIH、AHA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

研究方向:脑缺血预/后处理的脑保护研究、神经网络研究、医疗信息化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和远程医疗。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内源性脑保护的研究

取得的成果:发表论文70余篇,包括SCI论文16篇。

 

 

姓名:易正芳

个人简介: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获得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与华东师大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师从刘明耀教授,同年回国,参与组建华东师大生命医学研究所,任讲师,2010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研究方向:1.小分子化合物靶向治疗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白血病的临床前研究;2.小分子化合物靶向血管新生治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新药研发;3.针对临床手术和急救的新型止血剂的研发。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抗肿瘤新药与新型止血剂的临床前研究

取得的成果:发表SCI论文33篇,平均影响因子大于5。申请专利20余项。现主持973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1项,并作为骨干参与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捷克共和国国家科学基金外籍评审专家。并担任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AJPP、American Medical Journal 等多种SCI期刊审稿人。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九完成人)。

临床转化合作意向:需要临床样本进行抗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白血病的新药研发;新型止血剂的临床实验等合作。

 

姓名:查兵兵

个人简介:博士,副主任医师。2006年和2013年分别获得复旦大学临床型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华山医院李益明教授,目前为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专科分会第九届委员会疑难病学组成员。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基础和临床试验研究,通过甲亢动物模型研究Graves病免疫状态并进行药物干预,在临床工作中验证 Graves病及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调节性B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调节性淋巴细胞在Graves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取得的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和上海市科委课题1项。已完成“调节性B细胞在Graves病发病中的作用”的临床研究,部分结果入选在2012年Autoimmunity Congress上进行大会发言交流,部分结果入选2012年第五届东方内分泌论坛大会交流,获得优秀论文三等奖;《调节性淋巴细胞在Graves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获得2012年度闵行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临床转化合作意向:调节性淋巴细胞在Graves炳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姓名:张丽文   

个人简介: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2002年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妇产科进修妇科微创手术,2010年在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做访问学者,目前在复旦大学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行政职务为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妇产科领域的妇科微创手术、不良妊娠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对妊娠滋养细胞凋亡及PAEs对其毒性作用有初步的研究。并初涉相关基因组学研究。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PAEs暴露与稽留流产高发的关系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取得的成果:近三年发表SCI论文2篇。现主持上海市卫生局课题1项,闵行区科委课题1项。

临床转化合作意向:需要临床组织样本进行基因组学研究的合作,如:昂飞(Affymetrix)DMET Plus芯片检测、昂飞(Affymetrix)GeneChip® Human Transcriptome Array 2.0(HTA2.0)检测、昂飞公司CytoScan HD芯片检测技术。



姓名:邸若岷   

个人简介:博士。2010年从南京医科大学获得内科学博士学位,师从李新立、杨中州教授,目前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PDK1/Akt信号通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分子机制研究。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PDK1-Akt信号通道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取得的成果: 1. Di R, W. X., Chang Z, Zhao X, Feng Q, Lu S, Luan Q, Hemmings BA, Li X, Yang Z. (2012). "S6K inhibition renders cardiac protection against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rough PDK1 phosphorylation of Akt." Biochem J 441(1): 199-207. 共同第一作者 IF 5.015

2. Di, R. M., Q. T. Feng, et al. (2010). "PDK1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regulating cardiac function in mice and human." Chin Med J (Engl) 123(17): 2358-2363. 第一作者 IF 0.983临床转化合作意向:曾在南京大学模式动物所工作学习4年,在杨中州教授指导下共同制作培育PDK1基因小鼠模型并发表了相应研究成果,杨中州教授与申请人可共享部分资源,期望能利用该基因小鼠与各位导师做进一步研究工作。

 

姓名:丁和远

个人简介:复旦大学在职博士,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2009.2~2010.1至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组织胚胎实验室研修实验技术,指导老师汪洋副研究员。2010.8~2011.8 公派至耶鲁大学医学院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担任访问助理教授,导师Wen Li 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于自身免疫参与调节肥胖、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 deficiency exacerbates diet-induced obesity in mice

取得的成果:第一承担人在研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1项、上海市卫生局青年基金1项、闵行区科委基金1项;第二承担人完成上海市科委课题1项。1项科研成果在2012 年美国糖尿病年会大会发言,2项科研成果分别在美国免疫学年会及加拿大糖尿病年会壁报交流。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SCI收录3篇,参与编写科普书籍2本。2013入选闵行区优秀青年医师培养计划。2013年获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提名奖。

合作意向:期待与从事模式动物研究的教授合作。

 

姓名:胡波  

个人简介:博士,2011年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国内著名的泌尿外科、男科专家刘继红教授,目前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工作。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泌尿外科、男科领域的研究,目前开展的以泌尿系统结石的抑石机制方面为主的相关基础研究,对泌尿系统结石形成过程中成石和抑石两方面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抑石相关基因VKOR/VKDC的表达和调控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VKORC1在肾脏草酸钙结石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取得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1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项,现主持复旦大学青年科研基金1项。

临床转化合作意向:需要进行动物模型制作方面的研究,尤其是靶基因敲除技术方面的支持和合作,另外我科室可以提供泌尿系统肿瘤组织样本和临床随访资料。

 

姓名:孙文善

个人简介:医学博士,主治医师。200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毕业后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从事精神分裂症药物研究,现任职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第五人民医院。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生物医学材料在传统中医药中的应用研究。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材料科学相结合,创立了微创埋线治疗项目,研制了一系列微创埋线器械与材料。从器械、材料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对传统针灸医学进行了综合提升和创新。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现代生物材料促进传统针灸医学创新

取得的成果:获得上海市卫生局、闵行区科研课题多项,科研成果“微创埋线技术临床应用”获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二等奖。微创埋线的生物医学材料获得国家专利4项,并已经转化为医疗器械产品在临床应用。负责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微创埋线临床应用”和国家卫生部“十年百项”项目培训工作。医学专著有《微创埋线减肥》、《微创埋线与临床应用》、《实用临床微创埋线技术》等,在国际知名杂志《Molecular Pharmacoloy》、《Synapse》和国内杂志发表各种学术论文50多篇。

临床转化合作意向:需要具有可降解生物材料背景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新材料开发,或相关医疗器械研制,或生理病理水平上的动物实验研究。

 

姓名:王继峰    

个人简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200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林圣彩、沈月毛教授,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做Research Assistant,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所做博士后研究,上海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做助理研究员,目前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做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一直从事信号传导通路和药物研发的研究。目前,正结合本院泌尿外科特色专科的临床优势,以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为研究重点,深入开展相关研究。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格尔德霉素新衍生物17-FPMAG抑制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取得的成果:先后发表SCI论文6篇。目前正申请发明专利2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和上海市科委课题1项。

临床转化合作意向:希望对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有兴趣的专家进行指导与合作。

 

姓名:杨珉   

个人简介:博士、主治医师。2010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肾脏内科,师从于顾勇教授。目前于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肾脏内科工作。

研究方向:近年来主要从事血管生成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参与的肾脏血管生成参与的肾脏衰老、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临床和基础研究。既往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国家973项目《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肾脏衰老的机制研究》、上海市科委重大基础科研项目《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慢性肾脏病肾小球重塑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肾小球微循环重塑的研究》等研究。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醛固酮与脏器纤维化的机制探讨

取得的成果:博士期间课题已证明血管生成素/Tie2与肾脏衰老过程密切相关,并对其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 

临床转化合作意向:拟进一步构建髓样细胞MR基因敲除小鼠,为进一步醛固酮脏器纤维化损伤的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姓名:施劲东

个人简介:硕士、主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管组委员。2009年从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获得硕士学位,师从李善群教授,先后通过“市五医院曙光青年”、“闵行区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等培养计划。2010.9-2011.9遣赴美国罗格斯大学肿瘤研究中心进修学习。目前担任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急慢性肺部炎症、肿瘤微环境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急性肺损伤的干预、肌纤维母细胞和肺癌相互作用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本次交流会汇报题目:r生育酚对肺部炎症和一氧化氮代谢的影响

取得的成果:先后发表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20余篇。完成多项闵行区科委课题,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课题1项、闵行区科委课题1项。

临床转化合作意向:寻求动物实验平台进行合作交流,能够提供关于肺癌、肺部感染、哮喘等临床病例资料和标本。